点个赞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浏览
126
-
分享至
-
0
一、培养目标
本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主要为政府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素养,掌握先进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也为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科研业务能力的行政管理教学和研究人员。
要求培养的学生:①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②熟练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把握公共管理学基本理论构架和公共行政思想发展轨迹,具有良好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具备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和社会调查技术;③学会观察各种现实中的公共管理现象,正确思考公共管理问题的本质,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④熟练运用一门外语;⑤身心健康。
二、学制
学制3年。
执行《湘潭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相关条款,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在校学习时间,但不得超过一年。
三、研究方向及导师
1.行政管理
主要研究内容和特色:研究政府组织管理与绩效评估、行政文化与行政哲学、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理论及其分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突出研究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追踪前沿,从而推进学术创新和政府实践的发展。
研究生导师:彭国甫教授、颜佳华教授、陈建斌教授、宁国良教授、何振教授、邹凯教授、梁丽芝教授、黄显中教授、王凯伟副教授、罗依平副教授、李熠煜副教授、汤浩副教授、盛明科副教授、毛太田副教授、周发源研究员(兼)、贺培育研究员(兼)、戴树源研究员(兼)、王家合副教授(兼)。
2.社会保障
主要研究内容和特色: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脉络、国内外福利思潮与理论流派,以及社会保障政策模式。突出社会保障实务研究,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包括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劳动就业及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及其改革等。
研究生导师:成志刚教授、龙朝阳教授、谭九生副教授、肖湘雄副教授、何晖、周批改教授(兼)。
3.教育经济与管理
主要研究内容和特色:以经济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公共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探讨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教育经济原理、教育公共产品、教育产业结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分析等,研究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及其改革、教育法规及政策、高等学校内部行政管理体系等。
研究生导师:廖湘阳教授、谢罗奇教授、熊茂湘教授、陈谭九生副教授、唐检云副教授、陈立新副教授、齐绍平副教授。
四、课程设置
类别 |
学分 |
课 程 名 称 |
课程代码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任课 教师 |
考核 方式 |
适用方向 |
公 共 必 修 课 |
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
2 |
|
1 |
学校安排 |
考查 |
各方向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3 |
90 |
1 |
学校安排 |
考查 |
|||
第 一外国语 |
|
3 |
108 |
1 |
学校安排 |
考试 |
|||
计算机基础 |
|
0 |
0 |
1 |
学校安排 |
考试 |
|||
专 业 基 础 课 |
12 |
公共管理理论 |
|
3 |
54 |
1 |
颜佳华 |
考试 |
|
公共组织理论 |
|
3 |
54 |
2 |
彭国甫 |
考试 |
|||
管理思想史 |
|
3 |
54 |
2 |
李熠煜 |
考试 |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
3 |
54 |
1 |
周批改 |
考试 |
|||
专 业 必 修 课 |
8 |
行政管理理论 |
|
2 |
36 |
1 |
彭国甫 盛明科 |
考试 |
方向1 |
行政文化研究 |
|
2 |
36 |
2 |
颜佳华 |
考试 |
|||
公共管理前沿讲座 |
|
2 |
36 |
2 |
颜佳华等 |
考试 |
|||
教育实践 |
|
2 |
36 |
3 |
导 师 |
考查 |
|||
社会保障理论 |
|
2 |
36 |
1 |
成志刚 |
考试 |
方向2 |
||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
|
2 |
36 |
2 |
龙朝阳 |
考试 |
|||
社会保障前沿讲座 |
|
2 |
36 |
2 |
成志刚等 |
考试 |
|||
教育实践 |
|
2 |
36 |
3 |
导 师 |
考查 |
|||
教育经济研究 |
|
2 |
36 |
1 |
廖湘阳 |
考试 |
方向3 |
||
教育管理研究 |
|
2 |
36 |
2 |
唐检云 |
考试 |
|||
教育经济与管理前沿讲座 |
|
2 |
36 |
2 |
廖湘阳等 |
考试 |
|||
教育实践 |
|
2 |
36 |
3 |
导 师 |
考查 |
|||
研 究 方 向 课 |
4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
2 |
36 |
2 |
梁丽芝 |
考试 |
方向1 |
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
|
2 |
36 |
2 |
盛明科 |
考试 |
|||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研究 |
|
2 |
36 |
2 |
成志刚 |
考试 |
方向2 |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 |
|
2 |
36 |
2 |
谭九生 |
考试 |
|||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
|
2 |
36 |
2 |
齐绍平 |
考试 |
方向3 |
||
教育财政研究 |
|
2 |
36 |
2 |
李熠煜 |
考试 |
|||
选 修 课 |
6 |
比较公共行政理论 |
|
2 |
36 |
3 |
陈建斌 |
考查 |
各方向 (任选三) |
领导学专题 |
|
2 |
36 |
3 |
王凯伟 |
考查 |
|||
先秦行政思想专题 |
|
2 |
36 |
3 |
汤 浩 |
考查 |
|||
公共政策理论 |
|
2 |
36 |
3 |
宁国良 |
考查 |
|||
电子政务专题 |
|
2 |
36 |
3 |
何 振 |
考查 |
|||
公共伦理专题 |
|
2 |
36 |
3 |
黄显中 |
考查 |
|||
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专题 |
|
2 |
36 |
3 |
肖湘雄 |
考试 |
|||
社会政策专题 |
|
2 |
36 |
3 |
周批改 |
考查 |
|||
高等教育评估与测量专题 |
|
2 |
36 |
3 |
廖湘阳 |
考查 |
|||
高等教育专题 |
|
2 |
36 |
3 |
陈立新 |
考查 |
|||
专业英语 |
|
2 |
36 |
3 |
罗依平 |
考查 |
|||
科研论文写作 |
|
2 |
36 |
2 |
学院安排 |
考查 |
|||
第二外国语(日、法、德语) |
|
3 |
108 |
3 |
学校安排 |
考查 |
|||
补 修 课 |
— |
行政管理学 |
|
— |
— |
— |
学院安排 |
— |
跨学科或同等学历学生 |
行政组织学 |
|
— |
— |
— |
学院安排 |
— |
|||
行政文化学 |
|
— |
— |
— |
学院安排 |
— |
|||
政治学 |
|
— |
— |
— |
学院安排 |
— |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研究方向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
六、学位论文
1.基本要求
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做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学位论文。正文篇幅应在3万字以上,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理论和应用成果可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2.开题报告
硕士生一般在第3学期的第(一)个月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填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经由导师组组织的开题论证报告会通过后,进行修改并拟订学位论文的写作大纲,经导师同意后实施。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选题的依据、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处理的方法等)、实施计划进度与预期目标;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及解决措施;国内外参考文献。
3.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在研究生进入第四学期学习阶段进行,对其政治思想、品德品质、组织纪律、学习成绩、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中期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4.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须由2位相关学科的高(级)职称人员评阅论文(其中有一名是校外专家),评审通过后才能申请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含5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组成。论文答辩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得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的,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半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七、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1.教学实践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均须参加教学实践。其主要形式是讲授大学本科生的课程若干章节或专题,时间为6-8学时,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或延后一学期进行。教学实践结束后,由研究生填写专门考核表,由导师负责给出评定。
2.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主要形式是田野调查、公共部门或社会组织访谈、资料收集等。一般安排在第4-5学期进行,也可适当提前开始进行,时间4周左右。调查研究应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调研计划,认真执行。调研结束要写出3000字以上的调研报告,由导师给出评定。
3.学术活动
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主要是听取学术报告。要求学生在第4-5学期听取两场人文社科类的学术报告,写好学习心得交导师评阅。
4.补修课程
凡以同等学历跨学科录取的研究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4门,并须与本科生同堂考试,不计学分。
5.论文发表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 一作者,或导师为第 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的第 一署名单位必须是湘潭大学。
八、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理论学习与研究工作并重,讲授与自学、课堂讨论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专业指导组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
九、主要阅读书目
1. 共读书目(适用各方向)
序号 |
作者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1 |
[美]斯蒂芬·P·罗宾斯 |
《管理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2 |
[美]斯蒂格利茨 |
《公共经济学》 |
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
3 |
[美]丹尼尔·雷恩 |
《管理思想的演变》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
4 |
[澳]欧·E·休斯 |
《公共管理导论》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5 |
[美]尼古拉斯·巴尔 |
《福利国家经济学》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
6 |
[美]丹尼斯·缪勒 |
《公共选择理论》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
7 |
[美] 查.沃尔夫 |
《市场与政府》 |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
8 |
[美]丹尼斯·缪勒 |
《公共选择理论》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
9 |
[美]帕特南 |
《使民主运转起来》 |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10 |
[美]汉密尔顿等 |
《联邦党人文集》 |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
11 |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 |
《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 |
上海三联书店1999版 |
12 |
[德]哈贝马斯 |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
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
13 |
王浦劬 |
《政治学基础》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14 |
丁 煌 |
《西方行政学说史》 |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15 |
郭咸纲 |
《西方管理学说史》 |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
16 |
史万兵 |
《教育行政管理》 |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
17 |
陈振明 |
《公共管理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18 |
张成福 |
《公共管理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19 |
彭国甫等 |
《中国行政管理新探》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
20 |
颜佳华 |
《公共决策研究:文化视野中的阐释》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21 |
徐勇 |
《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
22 |
胡鞍钢 |
《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23 |
蔡定剑 |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
24 |
于建嵘 |
《岳村政治》 |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
25 |
徐湘林 |
《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 |
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
2. 方向书目
序号 |
作者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适用 方向 |
1 |
[美]珍妮特·登哈特 |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方向1 |
2 |
[美]弗雷德里克森 |
《公共行政的精神》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
3 |
[美]肯尼思·J·迈耶 |
《公共组织理论》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
4 |
[美]戴维·罗森布洛姆 |
《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
5 |
[美]尼古拉斯·亨利 |
《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
6 |
[美]奥斯本、盖布勒 |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变着公营部门》 |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
|
7 |
[美]詹姆斯·伯恩斯 |
《领袖论》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
|
8 |
彭国甫等 |
《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
9 |
彭国甫等 |
《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
10 |
彭国甫、颜佳华等 |
《行政文化学》 |
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年版 |
|
11 |
颜佳华 |
《行政哲学论》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
12 |
颜佳华 |
《当代中国转型期政府权力运行机制重塑研究》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
|
13 |
颜佳华等 |
《行政文化研究》 |
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
14 |
宁国良 |
《公共利益权威性分配——公共政策过程研究》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
15 |
陈建斌 |
《公仆人格研究论纲》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
16 |
朱立言 |
《行政领导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
17 |
竺乾威 |
《公共行政学》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
18 |
陈振明 |
《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
19 |
张成福 |
《公共管理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
20 |
朱光磊 |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
21 |
胡 伟 |
《政府过程》 |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
22 |
林尚立 |
《国内政府间关系》 |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
23 |
周志忍 |
《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
24 |
彭和平 |
《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 |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
|
1 |
[美]罗伯特·伊斯特 |
《社会保障法》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
方向2 |
2 |
[日]柯武刚、史漫飞 |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
|
3 |
郑功成 |
《社会保障学》 |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
|
4 |
李 珍 |
《社会保障理论》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
|
5 |
成志刚 |
《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
6 |
成志刚 |
《社会保障导论》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
7 |
郑秉文 |
《社会保障分析导论》 |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
|
8 |
李连友 |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论》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
9 |
宋晓梧 |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
10 |
林 义 |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
|
11 |
葛寿昌 |
《社会保障经济学》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
12 |
伊志宏 |
《养老保险改革模式选择及其金融影响》 |
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版 |
|
13 |
穆怀中 |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
|
14 |
邓大松 |
《中国社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
海天出版社2000年版 |
|
15 |
席 恒 |
《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 |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
|
16 |
卢现祥 |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
|
17 |
蓝志勇 |
《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 |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
18 |
周雪光 |
《组织社会学十讲》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
|
19 |
张永宏 |
《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
20 |
楼继伟 |
《中国政府预算:制度、管理与案例》。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
|
21 |
黄佩华 |
《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
|
22 |
杨肃昌 |
《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
|
23 |
陈秀山、张可云 |
《区域经济理论》 |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
|
24 |
孙柏瑛 |
《当代地方治理》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
1 |
托尼·布什 |
《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方向3 |
2 |
约翰·范德格拉夫等 |
《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
3 |
斯蒂芬·鲍尔 |
《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4 |
约翰·丘伯、泰力·默 |
《政治、市场和学校》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5 |
迈克·富兰 |
《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6 |
本杰明·莱文 |
《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7 |
罗伯特·G·欧文斯 |
《教育组织行为学》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8 |
韦恩·K·霍伊 |
《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9 |
Martin Carnoy |
《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10 |
L.Dean Webb |
《教育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事问题与需求》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11 |
Dan E. Inbar |
《教育政策基础》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12 |
瞿葆奎 |
《教育学文集·学校管理》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13 |
吴志宏 |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4 |
曾满超 |
《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5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中国教育绿皮书》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16 |
席 恒 |
《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 |
商务印书馆 |
|
17 |
曾满超 |
《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18 |
袁振国 |
《教育政策学》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
19 |
闵维方 |
《探索教育变革:经济学和管理政策的视角》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20 |
别敦荣 |
《中美大学学术管理》 |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21 |
王善迈 |
《教育经济学研究丛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22 |
吴清山 |
《教育绩效责任研究》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23 |
曾天山 |
《外国教育管理发展史略》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24 |
郑燕祥 |
《教育领导与改革新范式》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3.专业期刊
序号 |
期刊名称 |
办刊单位 |
适用 方向
|
《政治学研究》 |
中国社科院 |
方向1 |
|
2 |
《中国行政管理》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
3 |
《公共行政评论》 |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
|
4 |
《公共管理学报》 |
哈尔冰工业大学 |
|
5 |
《公共行政》 |
中国人民大学 |
|
6 |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美) |
美国公共行政学会 |
|
7 |
《国际行政科学评论》(美) |
国际行政科学学会 |
|
1 |
《社会学研究》 |
中国社科院 |
方向2 |
2 |
《社会保障制度》 |
中国人民大学 |
|
3 |
《社会保障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 |
|
4 |
《公共管理学报》 |
哈尔冰工业大学 |
|
1 |
《高等教育研究》 |
华中科技大学 |
方向3 |
2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清华大学 |
|
3 |
《教育与经济》 |
华中师范大学 |
|
4 |
《教育发展研究》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5 |
《中国高等教育》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